国际研究关注中国农村心血管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整合治疗

2014年10月21日,一项关于中国农村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患者的国际多学科研究,即“中国县级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身整合医疗模式的研究(I-Care研究)”在北京正式启动。

研究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教授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会主任委员、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于欣教授,以及来自全国10个省及自治区,20家县级医院的院长、心内科主任及研究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并进行项目培训。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乃至世界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还有一种病症,即抑郁症,往往与心血管疾病并存,并与死亡率和心脏病发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抑郁症目前非常普遍,在慢性病患者中要比没有慢性病的患者常见的多,也带来更高的负担、更大的挑战。

于欣教授表示:“在中国,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总人数超过一亿。然而,即便在如北京、上海等的大城市中,能提供关于精神卫生保健服务的医院也并不普遍,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服务则更少,甚至还没有。”

据了解,关于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的整合治疗模式以及对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抑郁症筛查管理已在发达国家中开展,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尚不明确。在中国,意识、资源和能力的缺乏是为共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巨大障碍。

武阳丰教授介绍:“I-CARE研究旨在评估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整合管理方案在资源更加贫瘠的中国县级医院中是否可行、有效且经济,以及是否有利于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提高其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对于中国的医疗保健体系来说,本研究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方案,尤其对于那些缺乏接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健康专家等资源的医院。研究的创新理念包括为心脏血管科招募一名能够对ACS与抑郁症共病患者进行筛查、诊断并提供治疗的护士。通过个人咨询和小组讨论、药物治疗及根据需要转诊至精神病专科医生处等措施来进行抑郁症患者的管理。武教授表示,这种“人员重构”的方案通过互联网系统得到心理健康专家的支持与指导,综合利用现有资源,为健康保健事业带来最大积极影响。

一名参与预试验的患者代表表示很愿意参加小组活动,认为其对疾病的康复很有益处:“组员内部和护士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我们不仅能得到关于自身健康和心理问题的解答,放下思想包袱,还学到了帮助家人戒烟、改善自身睡眠等办法,效果很好,很欢迎这类活动!”

研究将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的现有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路径研究三期(CPACS-3)¹为平台,计划在中国10个省及自治区20家县级医院入组4000名ACS患者。

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资助,展现了强大的本地与国际合作,来自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包括其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分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中国卫计委和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学者共同参与。武教授表示:“我们相信这种创新、灵活且可持续的管理模式将能够广泛应用于针对各种慢性病治疗中,同时为中国心理健康保健体系带来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