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助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慢性病专项

2016年11月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心脑血管疾病营养及行为干预关键技术及应用策略研究 ”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该项目牵头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合资企业等17家单位参与。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武阳丰教授担任该项目负责人。

武阳丰教授在启动会上介绍,膳食不合理和身体运动不足是全世界当今面临的最大健康风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根本原因。该项目针对这一大背景,多管齐下,希望在既往工作基础上,运用健康管理理论,以数字化、标准化及集成创新技术,开发适合中国不同群体及个体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的营养与运动综合干预技术包,在代表性地区和人群中验证和评价其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的效果、安全性及成本效益,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该项目共由五个子课题组成,分别为:“中国心脏健康食谱”的开发与应用效果评价;“运动是良医”干预方案的优化与效果、安全性及卫生经济效益评价;不同减盐策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效果、安全性及卫生经济效益评价;基于学校的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技术开发与评价;以及“智能膳食”技术开发及应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乔治研究所)负责“智能膳食”技术开发及应用这一子课题的整体设计与执行,乔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普洪教授任子课题负责人。针对中餐种类繁多,做法多样的特点,该子课题将在既往食物识别、分类和健康评价等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开发针对中餐特点的食物智能识别及营养素定量技术,并最终开发“智能饮食”移动应用,将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有机结合, 帮助人们实现“吃得健康、动得科学”,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生。

张普洪教授表示:“中餐智能识别、中餐营养素智能定量和“智能饮食”移动应用是该研究项目将要开发的三个关键技术。当今智能手机十分普及,如何利用移动应用针对用户的饮食和运动情况进行智能化综合管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乔治研究所在智能手机健康类应用软件的开发上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完成了国际知名的预包装食品识别技术平台食先知(FoodSwitch)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该应用已经于2015 年底初开发完成并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可免费下载,成功收集录入超过3 万个预包装食品。其包装食品的识别、分类和数据管理等技术为此项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乔治研究所将与本项目中其他几项子课题有机整合,与我国营养学、运动医学、健康传播学、信息技术和图像识别等方面一流专家和机构合作,力争在三年内完成“智能饮食”相关技术的开发、验证和应用。